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自主多元的特色,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使得高等教育体系与社会互动愈趋复杂,育人的理念越来越重视人文教育、人本教育和通识教育。大学生在公寓内的生活,属于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大学综合化、国际化的形势,大学生公寓在向人性化、家居化、社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学校、社会、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从目前各高校发展建设情况来看,大学生公寓楼的数量、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变化。以北京市为例,截至2014年4月,全市93所高校共有914栋学生公寓,建筑面积达到了710.4万平方米,住宿人数达到了73万人,其中,7层(含)以上高层公寓171栋,住宿学生25.4万人。但同时,学生公寓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理论还不完备,实践与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实践中,还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其中,主要矛盾是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学生对住宿要求的不断提高,与现有住宿条件和管理不够配套之间的矛盾。
学生宿舍,兼有教育建筑与居住建筑双重性质,研究领域极为广泛,涉及内容也极为丰富,高校公寓的建设和管理也迫切需要有较全面先进的理论研究做为依据与指导。
一、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英美一些专家,自二战后,就开始了对相关实践和理论的总结和探索,并由产生了一批专著。例如:
美国的校园规划专家Richard P. Dober在其著作《Campus Planning》一书中,提出了对学生宿舍的设计准则,在其另一本专著《Campus Architecture》中对校园中学生居住生活相关设施的设计进行了详细论述。当代美国著名建筑师Oscard R. Ojeda在《Campus & community》中提出应当将大学作为具有不同功能社区的城镇来设计,学生宿舍作为其中的居住社区,应当考虑人活动路线的连续性和趣味性以及使用者对场所的参与。美国的建筑历史学家Albert Bush- Brown在《Domitory design:Economical Housing isn’t Enough》一书提出学生宿舍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居住的功能应当更完善,多方面关注学生的居住生活。《Perkins&Will selected and Current Works》(2000)一书中结合实例,对学生宿舍中的交往空间设计进行了论述,认为学生宿舍的交往空间应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分层次并考虑不同的使用人群。
英国的马丁·皮尔斯在专著《University Buildings》一书中收录了许多不同风格的大学建筑,包括一些具有特色的学生宿舍,例如南安普顿大学学生宿舍和日本东京都大学学生公寓。他从侧重居住功能的角度,针对学生的居住生活,对学生宿舍本身进行研究,研究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学生宿舍的建筑风格、功能配置、空间布局、经济性、节能环保等方面,也涉及学生的心理需求与行为方式。伦敦大学的能源和建筑学教授Paul Ruyssevelt在《Low energy student resid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一文结合东英吉利亚大学康斯特布尔学生宿舍的设计,对大学生宿舍低造价、可持续设计方面进行了研究,包括采光通风,保温隔热,投资效益等。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比较零散,理论与实践都不够系统、成熟,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还很不足。但近几年来,相关的一些理论,也引起了高校后勤特别是宿舍管理人员的兴趣和关注,相关论文也有不少。
二、国内大学生宿舍类型
国内大学生宿舍,与国内高校的建设、发展密切相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的学生宿舍,从建设年代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上世纪20、30年代至50年代修建的老房子,学生宿舍大多采用内走廊或外廊式布局,一般每间居室12-16 m2,每层设有集中的洗浴间和卫生间,设施比较简陋,建国前的基本上为砖木结构的低层,建国后则多为砖混结构,建筑风格为具有坡屋顶的中国古典式建筑。这种类型的学生宿舍建设标准较低,设施不足,空间功能单一,只能满足学生最基本的居住需求。但这类建筑一般都历史悠久,体现着学校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色彩,具有较强的建筑文物价值,通常不能拆除,但可作适度的改造。
二是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修建的一批学生宿舍,仍以内走廊或外廊式布局为主, 其中,80年代出现了单元式的学生宿舍。这一时期的学生宿舍的规模普遍比第一时期大,楼层加高了,居室面积也增大了,基本为砖混结构的多层,外形简单,配套设施与第一阶段相比基本上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但已经考虑到了学生的一些生活需求,住宿条件有所改善。
三是90年代以来至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学生宿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高层建筑、连体特大型公寓、宾馆式公寓等,学生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例如对外经贸大学的虹远楼,可以住9000多名学生。
三、国内大学生宿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当前国内大学生宿舍确实存在一些客观问题,特别是老校区、老宿舍楼,有些问题也比较突出,笔者仅从北外宿舍的实际出发,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供同行们参考。
(一)宿舍类型逐渐多样化,但空间形式仍较单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宿舍的类型也逐渐多样化。从建筑体量上,有低层、多层和高层;从平面构成上,有内廊式、外廊式、单元式;从空间布局上看,有旅馆式,家庭式;从空间功能上,以卧室为原型,结合起了居室、卫生间、阳台等空间。各种空间相互组合并且变换组合方式,形成各种套型,但整体布局依然以长直走廊式为主,空间形式多采用正交直线立方体等元素,宿舍空间缺乏变化与个性,学生的空间体验较枯燥。同时宿舍楼内普遍缺乏装饰与空间变化,环境单调,缺乏美感。为了有所改善,北外在各个宿舍楼的楼道墙壁上,安装了内容丰富的宣传画框,既有励志名言,也有名家书画,既丰富了空间形式,也提升了宿舍空间的文化品位,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宿舍内,学生们可以通过合理的个性化装饰,使自己的房间看起来更丰富多彩一些,可以相对丰富一下单调的生活空间。北外的学生一般从入学到毕业都会住在同一个宿舍内,适当适度的装饰,也会使宿舍有家的感觉。
(二)宿舍楼的空间层次较单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宿舍的空间层次还比较单一、大多只包括寝室、走廊、楼梯间、门厅等。根据经验,宿舍楼内的学生交往大多局限在临近几个寝室的小范围内,住在同一宿舍楼甚至同一楼层的学生彼此之间不认识,没有认同感。宿舍楼往往为独立布置的单体并且按性别、年级、学院(系)、专业等分别居住。由于单一的空间层次不能满足大学生的生活需求,近年来,北外利用现有条件,作了很多改造和调整,例如在楼内修建了浴室、晾衣架等,设立了开水炉、洗衣机等设备设施、有的楼还有自动售货机,同学们不用出楼就可以洗澡、晾衣服、打开水、洗衣服,方便了学生生活,空间层次也有所丰富。
(三)建设标准仍偏低
服务设施设备有所改善但仍不足,过去学生宿舍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居住标准偏低,人均建筑面积仅有6m2左右,现在的学生居住标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大学生公寓建设标准问题的若干意见》,大学生公寓应当达到本科生4人一间,硕士生2人一间,博士生1人一间。实际上,在北京许多学校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并且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实现,人均居住面积较小使很多宿舍内比较狭促。北外老楼比较多,硬件条件一时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也积极想办法,例如增加楼内及楼外的晾衣杆,扩大晾衣空间;对楼内的卫生区域进行大规模装修改造,从而最大限度的改善同学们的卫生空间感受;通过对床具的科学设计,尽可能帮助同学们扩大储藏的空间。
(四)人性化考虑还不够全面
过去学生宿舍由于面积较小,很难充分保证个人私密性,北外通过床具的更新改造,全部宿舍布局采用上铺下桌,使学生拥有了一个私密性较好的个人空间并在通风、采光方面也有所改进。此外,国内的大学生宿舍只有高层设置电梯, 6、7层的宿舍楼普遍不设置电梯,给学生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需要搬运重物、调整宿舍的时候。
(五)宿舍居住环境质量不高
目前国内大学生宿舍建设与室内装修标准普遍偏低,上下水管道、洁具型号、门锁、窗帘、地砖、屋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符合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有的宿舍楼空间设计不够合理,致照明采光、通风、隔音等方面措施不足,导致使用与维护费用较高。例如有的学生反映宿舍受到噪音干扰,噪音一部分来源于宿舍外部环境,一部分来源于内走廊宿舍的走廊、大厅。北外通过宿管人员加强管理,通过张贴温馨提示,以及当面规劝等,减少楼内外,因部分同学喧哗、打电话从而引起的噪音扰民行为。
四、学生对公寓的要求越来越高
学生对宿舍空间和配套设施的要求越来越复杂,表明他们希望在宿舍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宿舍居住生活呈现家居化趋势。
(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作为宿舍空间的使用主体,他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如何使用宿舍空间,是评价宿舍空间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可从生活需求与居住生活模式两个方面分析。
1.生活需求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n提出的需求等级学说: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具有自身的特点。大学生大多数在18—25岁,这个年龄段人处于青春期发育的中期和后期,体力精力往往处于人生最旺盛时期,身体会经历人生最后一次发育高峰,对外界刺激更敏感。在集体居住的学生宿舍环境下,大学生住宿需求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1)注重对居住环境的私密性要求。正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在家都拥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他们对居住生活的私密性很注重,体现为对与他人接近程度进行主动控制。在人多容易产生干扰的学生宿舍里,他们对于居住空间的领域和私密性要求尤其强烈。例如为了控制自己的私密空间不受侵犯,很多学生使用床围子。
(2)重视对人文交际环境的要求。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 18—25岁是容易与别人形成亲密关系的时期,进入大学,青年学子第一次远离父母亲人,开始学习独立生活,从居住的意义上来说,宿舍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以前的家,大学生都希望能从宿舍里找到家庭式的温馨感觉,得到同屋室友的尊重、理解和帮助。宿舍楼内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要像他(她)们的父母、长辈、朋友一样,给予他(她)们温暖的人文关怀,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学生宿舍的空间环境与居住设施应当利于学生生理和心理的良好发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有益环境的熏陶。
2居住生活模式
当代大学生的宿舍居住生活有明显的家居化趋势:学生的居住意愿也越来越家庭化,对居住私密性、归属感、舒适感的要求都越来越强烈,同时十分重视与别人的交往。这主要体现在对宿舍空间和生活设施的多样性要求上,学生对居室、阳台、储藏间等空间有较大的愿望,原有的仅仅满足基本居住条件的宿舍,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学生普遍希望拥有更宽松的居住面积、更人性化的居住环境、更便利更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更方便快捷的物业服务。而且由于学生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各项设施既要满足数量上的要求,亦要满足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1)专业差异。不同专业的学生思维方式往往有较大差异,课程设置、时间安排以及行为习惯有很大的不同,对居住空间的使用要求也不同。通常来说,文科的学生更加关注细节,自我意识比较强,对空间的品质要求较高;其中外语院校的学生,由于语言专业的特点,需要较多的互相交流、练习语言,营造一定语言环境;同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空间的要求上,不但要求相对独立的私密空间,还会带有对象国文化的特点,对交往空间的要求也较多。
(2)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在生理与心理上存在很大差异,导致行为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男女大学生对居住生活环境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外语院校女生比较多,性别差异的研究对于学生宿舍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室内空间方面,男生空间拥挤感觉比女生强烈;在晾晒空间方面,大多数女生对这方面比男生更关注;在储藏空间方面,女生在物品数量、卫生要求、使用习惯和私人物品维护方面都与男生有差异,要求更多,更灵活;在卫生空间方面,女生的生理原因使她们对卫生清洁空间的使用更频繁、更重视。这些也反映出男女对于空间尺寸的需求差异。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缺乏安全感,对个人私密性的维护更强,体现在女性的个人空间更不愿意让别人侵犯,喜欢装饰寝室;由于女大学生普遍注重自己的仪表,通常拥有比男性更多的衣物,零碎物品也较多;女生照镜子的频率较高,对盥洗间、浴室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也比较多,对空间尺度的要求与男生不一样,体现在例如与公共开水房的距离、楼层和淋浴喷头的高度、床的尺寸、洁具的型号等方面;女生普遍好静,男生普遍好动,他们的交往行为往往存在很大不同,对宿舍交往空间要求也不同。
此外,大学生之间也存在地区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学生在信仰,生活习惯方面会具有一些甚至较大的不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度,中国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中国大部分青年大学生直接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缺乏独立生活的技能及待人处事的经验。大学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教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这是大学生走向社会重要过渡时期。大学生的居住生活观念往往以与父母共同的家庭生活为基础,思想观念、性格与生活方式在大学成长过程中渐渐完善与成形,由于青年大学生是一个积极向上、思想进步的群体,乐于追求新鲜事物并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社会思潮的多元化必定会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新时期塑造对他们成长有利的环境,并进行适当的引导,有必要对大学生公寓的功能和需求进行再认识。
北京外国语大学宿舍管理中心王浩